时间:2023-03-01 17:20:42 | 浏览:351
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语言一共有5651种,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被视为独立语言的方言。19世纪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结果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于是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同一语族。有的语族与其他语族之间又有些对应关系,于是又归在一起称为同系语言。各种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由此形成。这实际上是基于生物学概念假设若干语种是由特定祖语演化而来。
人类语言之间的具体谱系关系是如何划分的呢?首先按各种语言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语系,每一语系之下又分为若干语族,每一语族之下分为若干语支,语支之下是语种,语种之下是方言。这种划分模式就类似于生物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目前全世界5651种语言主要属于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这九大语系。
我国56个民族各自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作为我国官方语言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是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一个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分为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四个语族。我国的汉语、藏语、苗语、壮语、土家语、瑶语均属于这一语系,我国南方的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的语言也多属于汉藏语系。
可能有人会觉得日语也该属于汉藏语系,然而这实际上是混淆了语言和文字的概念。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悠久:自300多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聋哑人都会开口说话,然而文字的发明不过是最近几千年的事。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只有口头语言而没书面文字。
我国的56个民族几乎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然而拥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个。美国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以及亚马逊丛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没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数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这种现象:历史上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以及中华文明这几大古文明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边民族往往会对其文字进行借鉴。
借鉴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直接把别人已发明的文字拿来使用,一种是在借鉴别人已发明的文字这一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字。历史上越南、朝鲜、琉球等国曾直接使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由此构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在古代汉字文化圈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笔谈:来自汉字文化圈中不同国家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口语,所以在语言上就难以交流,于是他们就使用都看得懂的汉字进行书面交谈。
相比这种直接的拿来主义而言:大多数民族选择在借鉴别人的文字这一基础上发明创造自己的文字。如今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都借用了拉丁字母,而拉丁字母其实借用的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借用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则借用了古埃及象形文字。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只有21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建国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有10个民族借用拉丁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日文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发明的:中国唐代时期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发展至今的现代日文书写系统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当初直接从中国引入的汉字,一部分是根据汉字偏旁创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还引入了一部分罗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阶层普遍是认识汉字的,所以他们也能像越南人、朝鲜人一样与中原人进行笔谈。
2001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大河剧《北条时宗》讲述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两度征讨日本的故事。其中当蒙古国书到达日本时日本人一开始以为上面不知道写着什么不认识的文字,结果打开一看发现全是汉字。明末遗民朱舜水在参与抗清复明运动失败东渡日本,当时日本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就常去拜访他。由于二人语言不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书面文字交流。
在标志着日本进入近代史的美国黑船来航事件中笔谈又一次发挥了作用:由于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历两百余年的锁国时期,因此在美日谈判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懂英语的日本人,而当时造访日本的美国舰队中也无人精通日语。恰巧当时随美国舰队前来的传教士卫三畏是一个多年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因此精通汉语汉字,同时他还邀请了自己在香港认识的中国人罗森一同前往日本。
实际上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的谈判过程是这样的:美方谈判代表说英语,由卫三畏翻译为汉语,再由罗森写下来交给日本官员看。这充分证明日文是以汉字为基础形成的文字,所以如今日本也和越南、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一样被视为是汉字文化圈的成员之一。然而日文是由汉字演变而来并不代表日语是由汉语演变而来。事实上语言和文字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
直到唐代日本遣唐使才在引入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日文,那么难道在此之前日本人就不会说话吗?毫无疑问在此之前日语早已存在,只不过没形成文字记录而已。很显然日语从日本民族诞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否则那时的日本人是用什么进行交流的呢?所以要弄清日语的起源就有必要回溯日本民族形成的历史。目前史学界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问题存在诸多不同说法。
目前考古学界最主流的观点一般倾向于认为:日本民族的祖先是由来自中国淮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与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古代朝鲜人等多个族群融合形成的。这其中有的族群甚至本身就是融合多个不同族群所形成的混血族群:当时迁徙到日本的古代朝鲜人本身就是朝鲜半岛土著和中国殷商移民、东胡人等族群所融合形成的。
由此可见日本民族其实是一个高度混血的民族,而日语其实也是一种带有各种语言与文化因素的高度混杂的语言。在进入日本列岛的早期移民中有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通古斯人,有操汉藏语系语言的中原人,有操南岛语系语言的马来人。这些族群的融合就使日语同时兼具多种语系特征。在明治时代日本人一般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这种说法已遭到国际语言学界的普遍否定。
日本学者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大野晋则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2007年美国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本语系(Japonic languages)”(或称“日本-琉球语系”)这一概念。Leon Serafim认为日本语系共有的原始语言是原始日本语(Proto-Japonic)。这一语系包括日语和琉球语两大语言及它们的各种方言。此外也有关于日语属于南岛语系的说法。
迄今为止学术界始终没对日语的语系归属达成统一认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日语同时兼具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等多个语系的语言特征,所以单独划入任何一系似乎都欠妥。事实上日语和汉语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接近。日语并不是由汉语演化而来的:日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发生学上并没传承性。之所以有人会觉得日语是汉语的方言变种主要是因为日文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日语不是由汉语演化而来这一观点,也许有人会以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出现的相同词汇作为反例。然而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承性和亲缘性。尽管没任何证据显示日语是由汉语直接演化而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日语本身就是同时受到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等多个语系影响的,所以在日语中出现一些与汉语相似的词汇似乎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日本古代曾长期以中国为师。在这一过程中日语也借鉴了不少的汉语词汇,然而能就此认定日语是由汉语演化而来的吗?如今汉语中的“沙发”、“吉普”、“因特网”、“粉丝”、“的士”这些词汇都是直接借用的外来词,那么难道汉语是由英语演化而来的吗?到了近代中国又从日语中引入了法律、法人、干部、电车、财团等词汇。不过历史上汉语和日语之间这种借鉴词汇的现象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传承关系。
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语言一共有5651种,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被视为独立语言的方言。19世纪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结果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于是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同一语族。有的语族与其他语族之间又有些对
一提到日本人,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说话委婉,很有礼貌。那么他们生气的时候有哪些骂人话呢?①バカ 八嘎 (笨蛋)②アホウ 啊浩 (傻B)③畜生 起哭肖 (畜生)④クソ 哭骚 (我去!!)⑤クズ 哭资 (人渣)⑥てめえ 胎麦 (你丫的)⑦死ね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58位真人的故事初来中国,熙熙攘攘的人群差点把我吓回家找妈妈,本打算毕业以后就回国,没成想在这一呆就是9年。和中国文化碰撞的过程有震撼、有误会、有尴尬、有苦恼,不出意外我这个外国人很可能会成为你今天的笑点。发自内心地奉劝外
同学们好呀~天气逐渐转凉,记得注意保暖哦!今天小编来跟大家唠一唠日语这个语种。大家学日语之后是不是发现了,虽然日语的汉字和中文字很像,但是日语的语法和中文有很大不同。不仅是主谓宾的使用顺序,还多了些在中文中从未接触过的助词,例如は、が、も、
汉语中的汉字有大量的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其实日语中的汉字也有不少多音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这是考试常见的失分点,今天啊为大家整理了32个常考的多音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1.易安易(あんい)容易的,安逸
越南是东南亚唯一一个汉字文化圈的成员,和朝鲜、日本一样,都曾将汉字作为书写语言。秦朝时,越南北方被纳入中国版图,汉字也随着传入。到唐朝末年,越南北方尽管独立出中国,但在“尊汉”思想下,汉字依然是越南官方签署法令、选拔考试的通用文字。▲汉字文
“仓颉造字,鬼神哭”,自从仓颉造字以后,世上就有了文字。而随着文字的出现,也便出现了文字崇拜。因此,不仅文字的起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且文字本身也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蕴含着命运的枢机,或者预示着神鬼的意志。于是,人们便解拆字形
序言中华文字——汉字,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表音,表义,表形之外,内含阴阳乾坤。是其他文字,特别是西方和其他国家表音文字不具备的。先说表音和表意,中国为什么会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欧洲为什么会是一群国家,跟源在于文字。地方一大,就会形成方
汉字究竟有多少个,至今未能确知,整理可释义的汉字单字(含异体字),可达14万个汗青 整理夏商陶文,约500字。商代甲骨文,有3500—4500字。《训纂编》,西汉扬雄纂,收字2040个。《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121年成书。收小篆9353
平面设计的工作几乎离不开文字,基本上所有的设计都会涉及具体的字形设计,不管是标准字还是美术字。有时候现有字库中的字体,使用前都需要改动,甚至重新设计,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其实,字体设计所牵扯的范围很大,我们并不需要去大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
汉字称得上大部头的字典有三部,一部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人诸桥彻次编纂的《大汉和辞典》,一部是七十年代台湾出版的《中华大辞典》,第三部就是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感谢书籍电子化,不然这样大部头的书,普通人是无法得见的。日本的《大汉和
国学大师网:是一个小编非常认可的网站,也非常实用的说文解字工具平台,涵盖万千,包罗万象,所以推荐给你们!(版权归国学大师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为国学文化贡献一点力量!)【部件查字】可查20万个汉字,可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所有汉
1 お得意さん(おとくいさん) 顾客2 愛人(あいじん) 情人3 愛想(あいそ) 会应酬,恭维话,招待4 案内(あんない) 指导,通知5 暗算(あんざん) 心算6 彼岸(ひがん) 春、秋分的前后三天7 不審(ふしん) 可疑8 不時(ふじ)
19世纪是大英帝国战胜法国称霸世界的世纪,此后急于向东方扩张,目标是当时的大清帝国。其时英国工业革命早已完成,向北美、非洲、印度、东南亚的殖民扩张也无法消化其新产能。中国庞大人口数量形成的巨大市场,以及广袤无边的领土和富饶的资源,自然引起这
日本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都和中国颇有关联,且日本与中国距离近又拥有迷人的文化与景致,相当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不但成为中国人出国首选旅游地,甚至身在中国也能够从食物、习惯,甚至用语等各方面发现来自日本的事物,说不定还已经太过于常见,导致中国人自